元朝以前,也就是南宋以前,所有的酒都是发酵的,度数最多不高于20,大多是10度以下的米酒,发酵后再过滤因此,quot李白斗酒诗quot,quotQuot像这样的诗,像宋武在景阳冈喝的十八碗酒,都在二十度以下,甚至十几度
自北宋辽,金,元等蛮子国家进入中国后,蒸馏酒被发明出来因为他们世代生活在北国的草原上,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不得不喝高浓度的白酒取暖蒸馏酒是彻底统治中原的元朝的杰作,酒精含量是通过蒸馏提高的后来满族入关,因为也是由于东北天气寒冷,所以又引起了高度蒸馏酒的热潮,类似于烧刀子而我们现代人却忽略了中华文明的发酵酒,过于注重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的蒸馏酒,导致现代人普遍认为中国的酒酒精度高,味道不好其实这是对我们自己国酒的极大误解北宋时期,辽金西夏的蒸馏酒还没有完全普及,或者当时由于宋朝的高度文明,觉得发酵酒很好喝,没有高浓度白酒的苦涩和苦涩,所以还是用发酵酒作为高级宴会的御酒它的蒸馏酒在贵族中并不受欢迎,但人们仍然喝上几代人传下来的蒸馏酒,因为他们买不起
到了元代,由于欧亚辽阔疆域的建立和中土的完全统治,蒸馏酒被放在了所有酒类饮料之首,目的是为了彰显他们的蒙古文化虽然发酵酒在明代得到推广,但中国传统的酿酒技术得到了发扬光大但后来清朝入关后,他们出生在雪国,所以对高浓度,极耐寒的蒸馏酒情有独钟因此,入口麻辣的蒸馏酒逐渐取代了香味浓郁,后劲十足的发酵酒,成为主流
说起酿酒,最早的是两河流域公元前6000年,有一个写在泥板上的啤酒制作配方这块泥板应该还在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那里囤积了两河流域的很多文物在中国,粮食酿酒可能出现在公元前5000—3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中中国的酿酒技术总是与西方不同仰韶,龙山时期的古人应该是用带蘖的,是发芽的粮食酿酒,酿造黄酒后来,古代人逐渐掌握了用酒曲酿酒的方法秦汉时期虽然还在用分蘖酿酒,但大量的酿酒人开始用酒曲酿酒
由于生产工艺不同,葡萄酒的味道也各不相同但苗和当时的酒都是黄酒南北朝时期,制曲技术日趋完善当时,一部奇妙的书《齐姚敏书》记载了许多制曲的方法,其中许多至今仍被用于制作高粱酒唐朝有红曲,酿造Rdquo葡萄酒,不知道古书上说的女儿红是不是这种酒,绍兴的状元红应该不是我喝过那种酒,但其实不是红色的颜色是橙色的前面说过,酒曲酿造只能得到酒精度在10%到18%的酒古人曾经想用酒代替水来酿酒,希望得到更高的浓度,但是失败了,因为酒精是酵母糖代谢的产物,对酵母发酵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酒精含量达到10%时,即使是酒精度很高的酵母,其酒精度也不会超过18%所以用酒代替水进行二次发酵是不可能得到更高度数的酒精的
到了元代,出现了蒸馏酒,也就是烧酒,酒曲发酵的酒再进行蒸馏,这样酒精含量较高的酒大致在50%左右,和现在的酒差不多如果你想感受一下,去一个北方小城要走两两两份烧烤体验古酒的味道小作坊烧两毛的做法和古法差不多,现在可能超过两毛所以比较便宜:)是根据李时珍的记载,烧酒只有元代才有,但在白居易的诗里已经有了,九韶字,而山西汾酒历史的考证似乎表明,早在元以前的南北朝时期就有烧酒存在因此,宋武的三湾山岗很可能是一个早期的烧酒吧,否则,十几度的白酒不会有这么大的威力综上所述,用分蘖酿造的酒度数很低,口感很甜宋·应星说后世的味道太淡,所以失传了,,用酒曲酿造的酒度数大致在十度以上,口味随酒曲的制作工艺而异,因为酒曲中一般会添加草药,口味不够的话会更辣,更类似于现在的绍兴黄酒,烧酒蒸馏后度数很高,大概50%左右,所以更辣呵呵,还有烧酒,不妨一试古人喝的酒是低度酒宋武的十八碗酒相当于两斤56度的二锅头古代酒的度数低,所以酒器大多比较大至今酒品度数高,酒器精致小巧在古代,酒的酒精度很低,一饮而尽以示豪爽是常有的事杜甫《饮酒之歌》中李的饮酒方式是饮酒如鲸,吸吮百川,这岂止是一大口所以关键是酒精的度数如今,干杯经常被用来劝人们在宴会上喝酒事实上,喝了大量的酒后,很难干杯